
2月1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軟件分會發布了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計劃,其首個車用操作系統原創微內核開源版本將在2023年5月正式發布。
一時間恍惚,仿佛回到了2018年,在那一年,各家操作系統各顯神通,彼時鴻蒙還沒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百度小度車載OS、斑馬OS、億咖通、黑莓...他們曾經都夢想著占領中國或者更廣闊的智能汽車的中控屏。
01.
中國汽車需要盡快建立統一的操作系統嗎?
如今宣稱智能汽車的品牌,都在發展自己的生態和操作系統,而大多數單獨做操作系統的公司,都只能成為其他操作系統中的一部分功能,車企占據了主導權,但底層系統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安卓為主、其他為輔。
▲開源車用操作系統內核架構
因此,這兩年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有人開始做操作系統的聲音了,除了鴻蒙也沒有人敢去說做新的底層系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在發布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計劃時表示:
“中國已成為智能汽車的最大市場,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日新月異,迫切需要一個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內核,支撐全新技術架構的軟硬件協同創新,我們有責任盡快打造一個以開源內核為基礎的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系統中國方案?!?/span>
他的這一表態可以視為對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2021年呼吁“中國汽車需要盡快建立統一的操作系統”的回應。
在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致辭時向行業喊話稱:
“實踐反復告誡我們,關鍵技術是討不來,要不來的。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整車計算平臺需要CPU加操作系統,鑒于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前車之鑒,應及早謀劃自主可控的車規級芯片、操作系統。同時,統一的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可以形成構架之上的APP軟件,形成產業生態。加快建設開放的數據平臺,可以進一步促進底層的算法優化?!?/strong>
此次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計劃,其具體實施落地主要由普華基礎軟件聯合軟件分會成員單位,一汽、東風、長安、中汽創智、中電科32所、西部智聯、地平線、芯馳、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電子科技大學等企業和高校結成開源共建伙伴,實施開源計劃。
本次開源的車用操作系統內核,將采用微內核技術路線,針對智能駕駛在實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進行創新設計,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的性能。
那么這個開源計劃中為什么沒有同樣采用微內核的鴻蒙系統呢?
最直接的解釋應該是華為并不是該軟件分會的成員單位吧。
02、
什么是微內核?
微內核是提供操作系統核心功能的內核的精簡版本,它設計成在很小的內存空間內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塊化設計,以使用戶安裝不同的接口,如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等。IBM、Microsoft、甚至鴻蒙OS等新操作系統都采用了這一研究成果的優點。
其特點就是,能夠使得不同的API,文件系統,甚至不同的操作系統的特性在一個系統中共存。
系統非常靈活。當運行一個應用程序時,只需把選定的系統服務加載到系統中即可。而修改了服務以后可以通過聯機進行測試;并不需要重新構建或者啟動一個新的內核,他們并不影響系統的運行。
系統服務或者設備驅動故障和與它們有關的運行任務是隔絕的。
因此,在萬物開放和包容的時代,微內核逐漸成為主流。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安全性,諸如驅動程序、協議棧、文件系統、應用程序等都在微內核之內存受保護的安全的用戶空間運行,組件之間能避免相互影響,在遇到故障時也能重啟,不會造成崩潰。
這對于一個智能汽車而言,也是確保了一個組件崩潰,系統崩潰的尷尬情況發生,對于安全性的提升十分重要。
目前車載操作系統OS分為QNX、LNX和安卓、鴻蒙四大陣營。其中,QNX和鴻蒙采用微內核架構;Linux為宏內核;安卓則是基于Linux內核開發。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鴻蒙從內核上與安卓是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
03、
生態怎么解決?
對于打造操作系統,業內的看法是技術不是問題,難的是生態。
前車之鑒有很多,后起者,鴻蒙相對提供了一個正向的例子。
華為鴻蒙的路徑是內核用自己的,生態用安卓的。
目前安卓所有的應用打包文件是開源的,也就是說只要兼容安卓就可以做到生態共享。
華為已經采用這種方式,讓成千上萬的設備用上安卓的應用。
同樣的,全新的微內核系統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得到生態的支持。
另外,由于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倡導,相信會有更多的國產企業擁抱該內核,合作伙伴中包括了一汽、東風、長安、中汽創智、中電科32所、西部智聯、地平線、芯馳等眾多上下游企業。
而內核的改變并不影響車機系統的控制權和車型獨有功能的開發,這也能極大滿足車企的安全感。
另外我們在合作企業中看到了地平線和芯馳兩家芯片企業的加入,很明顯這一中國的開源內核是奔著國產替代的目標去研發的。
但可惜的是目前關于這套新系統特性的內容幾乎為0,系統的效率如何?如何與鴻蒙打開差異化,還需要等真正的產品正式出來。
付炳鋒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新一代科技革命的重要載體,操作系統銜接了上層應用軟件生態和底層硬件資源,是構建生態體系的關鍵。
而國產的微內核此時出現,單純從商業上來說,似乎并不是一個好時機。
另外這個牽頭方普華基礎軟件是誰呢?
據官方介紹,“普華基礎軟件是國內最早專注車用操作系統研發與產業化的軟件企業,基于中國電科在汽車軟硬件方向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已具備車用操作系統產品的產業化落地能力?!?/p>
普華基礎軟件是中國電科集團發展基礎軟件的重要平臺,肩負推進國產基礎軟件發展,推動建立開源生態,為中國汽車產業搭建安全可靠技術底座的使命責任。
顯然這是一個從發起者到推動者都是由協會和國有企業推動的計劃。
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今天智能汽車的發展還在路上,雖然軟件定義汽車喊了多年,但汽車的各個功能域尚未完全打通,今天的智能汽車尚不具備一臺車采用一套統一的操作系統。
只是國家安全、自主可控這樣的緊迫感,讓統一的車載操作系統這樣的話題提上了日程。
我們的看法是,再給市場一點時間,再給技術一點探索的時間。

x
-
江淮汽車與蔚來漸行漸遠,與華為越走越近 2023-12-04 19:36
-
成立25年來,廣汽本田首次裁員900人,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正日漸衰落 2023-12-04 12:48
-
整車、鋰電雙“龍頭”下跌!“聰明錢”不看好新能源了嗎? 2023-12-01 23:18
-
成立25年來,廣汽本田首次裁員900人,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正日漸衰落 2023-12-04 12:48
-
江淮汽車與蔚來漸行漸遠,與華為越走越近 2023-12-04 19:36